首页 > 钓鱼入门 > 海钓入门

中国诗词小课(一到二年级)

海钓入门钓友圈2023-06-19 16:09:03A+A-

/ 一年级 /

以下内容版权属于“云听”APP,直接下载该APP,并搜索中国诗词小课即可。分享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即刻删除。

1

《静夜思》【唐】李白

诗词原文: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简介:

《静夜思》的作者叫李白,字太白。他是我国唐朝的大诗人。他从小时候记事开始,一直到 25 岁之前,都生活在绵州昌隆县的青莲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所以他自号“青莲居士”。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翰林供奉,所以又有“李翰林”的称号。因为他的诗雄奇飘逸,和大诗人杜甫并称“李杜”。他又被称为“诗仙”。传说李白小时候不好好读书,他经常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有一天李白在路上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小李白就觉得很好奇,就过去问她为什么要磨这个铁棒。老婆婆告诉他,要把这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很惊讶,他深受感动。从此以后就用功读书,后来终于成为了大文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从小就要立志读书,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静夜思》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呢?据我们研究,原来这首诗写于李白 27 岁这一年。因为他 25 岁就离开四川了,到全国各地去漫游,所以已经过了两年了。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他现在来到了湖北,今天的湖北安陆市的寿山,在这里隐居了。一眨眼又快到了年终了,快过年了,他非常思念家乡和亲人,他深夜里睡不着,所以就来到了庭院里一个井栏旁边散步,就写下了这首诗。

大意解读: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井栏旁边的地上洒满了月光,好像地上凝结起了一层白霜,我不禁抬起头来,看到天空中有一轮明月,又低头看看水井,想起了远方的家乡。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是写思念家乡的。诗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是有一个字要搞清楚它的意思,不然就不好理解了。这个字就是“床前明月光”的“床”。“床”是什么意思呢?有人以为“床”就是睡觉的床,也有人以为这是一种坐具。什么叫坐具?就是像小凳子一样的用来坐的东西。还有人认为这是井栏,就是水井的旁边木制的一个围栏。其实这里的“床”解释为井栏最为合理。它是与李白的《长干行》里的“绕床弄青梅”这句诗的“床”的意思是一样的。因为在我国古代有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看到井思念家乡,看到月亮就想念亲人,有这么一个传统。有一个词语叫乡井,背井离乡,这个“井”都是代表家乡。月亮就代表团圆,看到月亮一圆,就想起了家里的人也要团圆。所以李白在庭院里看到了圆圆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想起了爸爸妈妈;看到了一口井和井栏,他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有人如果以为它是睡觉的床或者是坐的小凳子的话,这就不大对了。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你睡觉的床和小凳子的话,它应该在房间里,既然在房间里,你想一想他会不会“举头望明月”呢?他举头他就会望到房顶了,对不对?所以这个“床”还是理解成什么呢?就是井栏。

诗文欣赏:

我们理解了诗中的重要的词汇以后,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启你的想象力,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诗意。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可以说人人皆知。很多小朋友在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会背了,是不是?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秋冬之际的清冷的夜晚,诗人在庭院里望月思乡的情景。秋冬时节就快过年了,天气很冷,远离家乡的李白,深夜里怎么也睡不着。夜晚非常寂静,李白就独自一人在庭院里走来走去。他抬头看看皎洁的月光,一直洒满了整个院子,低头看看地上的月光,就像一层寒冷洁白的冰霜。诗人用了一个“疑”字,不仅把夜晚的气候冷,也把诗人的心冷写了出来。因为“疑”是他心里的一种怀疑,一种心理活动,他竟然怀疑像冰霜,不怀疑像别的洁白的事物,那就说明他心里就像冰霜一样的冷。他看了一轮皓月,他就想到了家里人的团圆。所以我们中国人快要到过年的时候,总是想着要回家的,是不是?到了年终了,如果你离开家乡很远的话,你不想家吗?不想家人一起团圆,一起过年吗?是不是?一看到水井,他自然就想到原来已经背井离乡这么久了,于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真情流露,又自然又动人。千百年来流落在外面游荡的这些年轻人,这些闯荡的年轻人,每当思念起家乡的时候,总会想起李白的这两句动人心弦的名句来。我们中国人有一股乡情,对家乡有浓浓的放不下的感情。所以我们中国古代的思乡诗很多,但是写得最好的还是李白这首《静夜思》。李白这首思乡诗它的妙处就在于他率真,非常有味,感情很纯真、坦率,一点也不做作。他的语言像大白话一样平易近人,但是含义很丰富,读起来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百读不厌。

知识拓展:

关于这首诗,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事,就是李白这首《静夜思》它被后人偷偷地改动了。它原来的可不是现在这四句。那么李白原来的版本是什么样子呢?原来是这样,听老师读一下,李白原来写的叫《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大家听出来了吗?他的第一句是“床前看月光”,不是“明月光”。他的第三句是“举头望山月”,不是“望明月”。那么到底是谁给他偷改了呢?原来是明朝的时候,就有人把第一句的“看”字和第三句的“山”字改成了两个“明”字。后来有《千家诗》《唐诗三百首》,这两本书就按照改过的版本流传了。所以今天大家熟悉的这四句就成了两个“明”字的这四句诗了。还有一个,在《唐诗三百首》这本书里,它的题目不叫《静夜思》,它叫《夜思》,漏掉了一个“静”字。这很不好。所以你们在读《唐诗三百首》这本书的时候,要注意了,要加上一个“静”字。你要想一想,如果没有“静”字就不知道这个环境到底是闹还是静。所以这首诗的味道韵味就不如原来了,就大减了。大家把《静夜思》要多读几遍,然后背诵下来。

最后,因为我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人,所以我想给同学们出一道题考考你们好不好?题目是这样的:《静夜思》这首诗它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A**:春;B:夏;C:冬**

你答出来了吗?答案是 C。

讲到这里,这首《静夜思》你学会了吗?是不是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好了,今天的《中国诗词小课》就到此结束了,恭喜你又学会了一首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下期再见了。

2

《池上》【唐】白居易

诗词原文: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大意解读:

小朋友们好,欢迎收听《中国诗词小课》。我是《中国诗词大会》题库专家方笑一。今天我们来讲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小诗《池上》。

这诗很短,但是写得很有意思。诗写的是什么呢?说一个小朋友他撑着一艘小艇到人家的荷塘里面去偷采白莲花。成功了没有?居然让他成功了!他把这白莲花采回来了。采回来以后,一般来说偷偷地去采,总要把自己的痕迹要掩盖起来,但是这小朋友太小了,他只一心想采到莲花,至于是不是给人发现,他就不管这些了。于是乎他“不解藏踪迹”。小朋友不懂得把偷莲花的痕迹给掩藏起来,所以“浮萍一道开”。原来这个池上都是浮萍,然后由于小朋友撑着小艇驶过以后,水面上的浮萍就分开了,显示出这么一个痕迹来。这首小诗是不是写得很有趣味,很有场景感,很有动感?

实际上这首诗是白居易六十多岁的时候在洛阳写的。白居易这个人一生写过 2800 多首诗,是唐代诗人中间现存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白居易的诗,当然长的、短的各种体制,各种题材都非常丰富了。但是我们尤其要留意他的一些小诗,充满着生活的趣味,而且他善于捕捉鲜活的生活场景,用非常精炼的,细致的笔墨把它描绘出来,很具有戏剧性。

诗文详解:

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见一个小朋友撑着一艘小艇到人家的池里头去采白莲花,去偷白莲花,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景。这个有趣的情景白居易是怎么样把它表现出来的呢?其实这首《池上》里头我们尤其要注意几个动词,“小娃撑小艇”,你看这个诗,它一共才只有二十个字,结果它第一句里头就用了两个“小”字的形容词。“小娃撑小艇”,这人是一小朋友,这个船是一艘小船,它中间用了一个“撑”这个字,你就可以想象这小朋友虽小,但是一个人撑着这只小船倒也是挺有勇气的。虽然偷人家东西不太好,但是他一个人一定要去偷盗白莲花,小朋友也是挺自信的,“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这个“偷”字用得非常好。我们说“偷”是一种不太好的行为,但是白居易在这个诗里就很明确地告诉你,这个就是“偷采白莲回”,就是趁大人不知道,人家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小朋友偷偷地去采了一朵白莲。而且一个“回”字说明什么呢?就说明他偷采这个行为成功了,他得逞了。

然后是“不解藏踪迹”,这个“解”字和这个“藏”字两个动词用得非常好。小朋友自以为得计,洋洋得意地把白莲花偷采回来了,但是他一点都不懂得自我隐藏,所以叫“不解”,一点都不懂。“藏踪迹”的“藏”也用得很好。其实我们说他要干这个事,其实要隐藏也蛮困难,因为你撑了一个小艇在水里面行驶,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是吧?但是小朋友连这种自我隐藏的意识他都没有,因为他太小了,在白居易看起来就是非常可爱。他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就把这白莲花给采回来了,全然不顾身后的船留下的“浮萍一道开”这样一个痕迹。所以我们看出小朋友他是怎样一种个性呢?非常的调皮,但是他又很有智慧,不然的话他怎么采得到这朵白莲花呢?有智慧之外,小朋友又非常天真,全无心计,不懂得掩藏自己的罪证。所以这几个元素结合起来,加上二十个字中间非常巧妙的动词的应用,把小朋友的整个采白莲花的行为就写得很生动。你想这样一种行为,在六十多岁的老诗人白居易的眼睛里头,无疑是一个非常顽皮,非常可爱的小朋友的一个情景。

作者简介:

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官做得很大,先是做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东都就是唐代的洛阳,就叫东都,后来又做到太子少傅分司东都。白居易活了七十多岁,年寿也挺长的。他在洛阳相对来说是他一生中间非常安逸的一段时期,也是诗人的晚年,有比较高的俸禄,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非常闲适闲散的心境,这就使得诗人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不同于写《长恨歌》《琵琶行》那时候的那种眼光,不同于写《新乐府》,写《秦中吟》,这种带有批判性的这样一种眼光来看待周边的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的世界。所以诗人眼睛里面看出来小童他偷采白莲的行为就特别地生活化,特别地富有戏剧性。

白居易的小诗中著名的诗篇我们还知道有什么?有《问刘十九》。像这些诗,白居易往往是写得非常口语化,因为白居易的诗他本来就很“浅”,有的人还嫌他太俗,这个语言太直白了。白居易写诗,据说他有一个标准。写完以后先给一个文化水平很低,或者索性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们来听一听,看看这老太太能不能听懂。能听懂的白居易就把它写下来,如果听不懂的话那就再改。所以白居易在写诗的时候他有这种意识,他要这种下层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于完全没有文化的这些人能够理解他的诗。白居易在写这种小诗的时候,我想他也有这样的意识在心里头:这个诗首先要大家能懂。

对于我们今天的小读者来说,这真是一件好事。你想一个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放下了架子,用我们完全能够理解的语言,用我们完全能够琢磨出来它意思的这些动词,精心构制了这样一首《池上》的小诗。我们甚至于可以把这个诗拍成一个微视频,整个的这首诗就是一个很美妙的场景。它不但是体现了小朋友的这种童心童真,而且也可以使我们这些成年的读者忘记人生中间社会里头那种纷纷扰扰,重新体验一下那种童心的纯真和快乐。我想这个就是白居易这首小诗《池上》所带给读者最强烈的艺术感受。

3

《小池》【宋】杨万里

诗词原文: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他的诗被称为“诚斋体”。杨万里的父亲是一个一生未能走通“学而优则仕”之路的乡村术士。生于这样一个贫寒的家庭,杨万里的身上承载着父辈祖辈三代人的厚望。他矢志不移,穷且益坚,熬过艰辛,最终在 27 岁时进士及第。经过 30 年的基层官员的历练,57 岁的杨万里进入了权力的中心,就任吏部员外郎。他有了平生第一个较高的平台,他积极参与朝廷重要官员的考核和安排,他为此提出了诸多的建议。在此后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杨万里用荐士书举荐了六十多位人才,其中就有后世扬名立万的朱熹。他积极提出各种意见,纠正时弊。后来由于受到信任,杨万里被选入东宫,担任侍读官。他殚精竭虑,倾尽全力和热情教导太子。杨万里为政是这样,写诗也是这样。他以最大的激情,最敏锐的感触,最新颖的视角,最通俗的文字,投入了诗歌创作,最终成为和陆游、范成大、尤袤比肩的“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四大家”之一。

大意解读:

《小池》这首诗的大意是说,无声的泉眼珍惜着流出的涓涓溪流,树荫因疼爱小池而遮蔽着骄阳。小池的荷叶刚刚露出尖尖细角,早有一只蜻蜓已挺立在荷叶之上。

诗文详解:

这是一首写景诗。在具体讲解这首诗之前,需要同学们了解几个诗中的词汇。首句的“泉眼”就是指的小池池水的源泉。第二句的“晴柔”指的是阳光下的小池。“阴”就是树荫。阴阳的“阴”和树荫的“荫”在古诗中同义。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这首诗的诗题叫《小池》,表明作者所写的是一汪小池。池既然这么小,能写出来点什么呢?这就非常需要以及非常考验诗人有没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这就需要诗人超高的观察能力,剪裁能力和表达能力。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两个字,表明这个小池是由一股细细的泉水不断涌出而形成的。

“泉”后面用了一个“眼”,表明泉水的出口十分细小,如此细小的泉眼不可能涌出大量的泉水,只能形成一座小池了。“无声”两个字,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涓涓泉水静静流出的模样。这一句末尾的“细流”正好是全句的注解。因为泉口如眼,细流无声,所以流淌出来的泉水才会成为涓涓细流。所以首句的七个字之中写得最妙的恰恰不是我刚刚讲过的三个词。“泉眼”“无声”“细流”,不是这三个词,而是我刚刚没有讲过的一个字。哪个字没有讲过?“惜”,它才是本句写得最妙的一个词。“惜”是什么意思?“惜”是舍不得。舍不得什么?舍不得极少的泉水一下子流完了,流尽了,流干了。有了这个“惜”字,整个第一句诗才变得有感情了,有温度了,有人性了,变得活起来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称泉为眼,可见泉口极小,流出来的水量肯定也小。正因为泉眼小,所以听起来无声无息,而最终流出来的水充其量也只能是涓涓细流。这本来是因为泉水不大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作者用了一个“惜”字,赋予了它人的灵性,一下子就让人感到泉水的无声。泉水之所以成为细流,一切都源于有灵性的泉,珍惜自己的泉水,因此它才会让泉水慢慢地流,细细地流,静静地流。慢、静、细,其实都是来源于泉对泉水的珍爱,都是来源于泉对泉水的不舍。

一个“惜”字写出了泉眼的可爱,写出了泉眼的无限柔情,写出了小池称小的原因。泉眼如此可爱、可亲,小池如此让人珍惜,皆缘于泉眼之“惜”。这就是杨万里诗歌的炼字。同时在未写下面小池之时,已经凸显了小池的可爱。让人们读完这一句之后,闭上眼睛立即就能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泉眼的画面,这就为下面写小池做了充分的铺垫。

次句“树阴照水爱晴柔”,树荫覆盖着小池的水面,似乎是担心阳光太盛,会让静静地流出的泉水蒸发掉。大家要注意这个“照”不是映照,是笼罩,是覆盖。因为这一句不是写阳光照水,而是树荫照水。树荫能映照吗?显然不能。树荫是笼罩,是覆盖。从泉眼中静静流淌出来的涓涓细流,是泉眼的心血,是泉眼的骨肉,是泉眼的柔情。树荫懂得泉眼对泉水的无限柔情,所以它也呵护着小池。“晴柔”不是指阳光,而是指小池中暖意融融的水面。

这一句我也只讲了“树阴”“照水”“晴柔”三个词六个字,仍然有一个字我没讲,“爱”。“爱”是真爱、爱怜。它和首句的“惜”一样,都是拟人化的词。也是诗词炼字的典范,更是诗词求美求新的结晶。因为爱小池的不仅有泉,还有树,所以树才会把树荫紧紧地覆盖在小池的水面上。因为在树看来,小池的水面温暖柔和,实在不忍心阳光将刚刚流出来的小池晒得蒸发掉了。这两句,首句写的是泉的爱心,次句写的是树的爱心,它们都珍视着宝贵的小池,所以这首诗的前两句才写得有暖心,有人性。

第三句,“小荷才露尖尖角”。小荷是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由于刚刚露出水面,荷叶还没有完全舒展,所以人们看到的是卷起来的荷叶,也就是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所以它才有“尖尖角”。诗人用了“才露”一词,说明这是刚刚浮出水面的荷叶。第四句,“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更有情趣,小荷刚刚露出水面,荷叶尚未舒展,蜻蜓早已经立在了尖角上。这就既写出了蜻蜓独到的眼光,又写出了小池的生意盎然,更写出了诗人敏锐的眼光。这四句构成的一幅“小池图”多么富有情趣。泉眼、细流、树荫、小荷、蜻蜓,杨万里用自己的眼睛和笔触完整地画出了一幅美丽清新的“小池图”,加上“惜”、 “爱”这两个极富感情色彩的字的灵活运用,让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得以充分展示,成为杨万里独有的一种诗体,史称“诚斋体”。

知识拓展:

杨万里的创作经历了一个过程。他初学江西诗派,最终他闯出了一个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节、乘兴走笔、构思新巧、语言清新的创作路径,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自己独有的一笔。在众多的宋代诗人中,他成为一个非常独特的诗人,并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个名传千古的“诚斋体”。“诚斋体”有两大特点:一是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到了客观景物之上;二是想象奇特而语言通俗。比如《小池》这首诗,首句的“惜”、次句的“爱”都是他个人的主观情感,最大限度地投射到泉眼和晴柔的小池之上了。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更是“诚斋体”的显著特点。

杨万里这首小诗写的就是最普通的一个小池。小池不是大名鼎鼎的旅游景点,不是世人皆知的名胜之地。经过杨万里的观察描述,这个最普通的小池成为了一个最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胜地,这就是杨万里对中国诗歌的贡献,这就是杨万里的独到之处,这就是杨万里诗歌最具魅力的地方,这就是“诚斋体”名扬中国诗坛的魅力。化平常为神奇,化一般为特殊,这就是杨万里的魅力所在。

讲到这里,这首诗就讲完了,学完这首诗,大家是不是也想去看看杨万里的小池呢?今天的《中国诗词小课》到此就结束了,恭喜你又解锁了一首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吧!我们下期再见。

4

《江南》【汉】汉乐府

诗词原文:

《江南》【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一首采莲诗,诗题叫做《江南》。“江南”在哪儿?我们今天说到“江南”大体上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比方说上海、苏南、浙北、皖南、赣东北一带,这都是江南。但是在汉朝说到江南,位置可要偏西得多,它主体上指的是湖南和江西,也就是现在的长江中游地区。今天的江南也罢,历史上的江南也罢,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是水网密布,河渠纵横,到处是河道,到处是湖。所以我们一提到江南就会想到水乡。是水乡就有水乡的景色、水乡的生活、水乡的劳动,而这首诗写的就是汉朝江南水乡的样子。

重点、难点:

先说几个知识点,第一个是“田田”。什么是“田田”?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解释“田田”,都会说“田田”是形容词,形容茂盛的样子。为什么“田田”就能形容茂盛?其实把“田田”解释成茂盛,就是这首诗的一个发明。它可能是这样想的。中国古代的田不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吗?田的四周还有田埂,田埂有的是南北走向叫阡,有的是东西走向叫陌。一小块田和一小块田连在一起,远远看去就是一片横横竖竖的小格子,引申出来就是茂盛。于是,原本是名词的“田”重叠之后就变成了形容词,形容荷叶茂盛。用这个词来形容荷叶茂盛太贴切了,所以在这首诗之后,“田田”不仅仅可以指茂盛,还可以指荷叶本身。比方说我们可以讲“荷叶田田,随风摇曳”,这里“田田”就是形容词;我们也可以说“田田出水,随风摇曳”,在这里,“田田”就是名词,就是荷叶。

再来看第二个知识点,就是东西南北这四句诗。“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可能有人会觉得诗人好啰嗦,直接说鱼围着荷叶转了一圈不就行了吗?那不叫诗。这四句相似度很高的诗其实是用了古代民歌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手法,叫做“复沓”。就是一遍一遍地重复。比方说,我们知道的《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到第二段变成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到第三段又变成了“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只是变了几个名词,其他的都不变,这个就叫做“复沓”。这一首《江南》更厉害,它连续四句只变了几个表示方位的字,从“东”变到“西”,从“南”变到“北”。为什么要用“复沓”?因为古代的诗都是要配上乐唱的,“复沓”就是歌曲的反复回旋。根据学者的研究,这首诗的唱法可能还要复杂一点。它不是分成几段回旋,而是有领唱,有合唱。其中前三句就是领唱:“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后面四句是合唱:“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大家可以这么想,如果同学们表演一个小合唱,把人分成四组,一组唱一句,这是不是一种特别好听的相互呼应?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呼应,其实还是这首诗使用的另外一种修辞手法,叫做“互文”。什么叫“互文”?“互文”就是一组句子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比方说《木兰辞》里说木兰替父从军,先要买装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可能有人会觉得她这么买东西好奇怪,是当时一个市场只卖一样东西?还是木兰太死心眼儿?其实都不是。这就是“互文”。其实就是说木兰在东西南北几个市场转悠,最后买到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这几样东西。这首《江南》也是如此,并不是说鱼儿先游到东,再游到西,再游到南,再游到北,而是鱼儿就在荷叶旁边自由自在,往来穿梭,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句式?还是为了漂亮!你说“鱼儿在东西南北游荡”,多么无趣。可是你要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马上诗歌的节奏感出来了,句子也俏皮起来了,鱼儿那种活泼的样子也就出来了。

大意解读:

那知识点说清楚了,这首诗到底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翻译一下。江南又到了采莲的时节,满池的荷叶挤挤挨挨,迎风招展,鱼儿就嬉戏在茂盛的莲叶之间。你看鱼儿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也分不清到底是在东边,在西边,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诗文详解:

这首诗你想一想就会觉得它写得特别美。美在哪儿?第一个美,景美。采莲这种劳动,自身就带着美感。清清的池水,绿绿的荷叶,红红白白的荷花。几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就像风景画一样,更何况还有游来游去的鱼儿,又增加了几许动态。你不必去看实景,光是看这些词儿,眼睛都亮了,这其实就是江南水乡的优势。旱田劳动就没有这么漂亮。旱地劳动什么样子?大家都学过《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脸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看了都觉得辛苦。但是采莲不一样,虽然也是劳动,但是因为劳动场景太美了,让人感觉劳动本身就是快乐的。所以后世有好多采莲歌都特别美。比方说南朝“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美不美?唐朝“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美不美?都像画一样。

再看第二个美,人美。这首诗里有没有人?乍一看没有人,通篇都是荷叶和鱼儿。可是你再想一想,“江南可采莲”,谁采莲?当然是采莲姑娘。是谁看到“鱼戏莲叶间”?当然还是采莲姑娘。其实哪里是鱼儿在水里东一下西一下地嬉戏,分明是姑娘们划着小船儿,一会儿划到东边儿,一会儿划到西边儿。她们一边摘莲蓬,一边唱歌,一边说悄悄话,一边可能还撩起水来泼在同伴的身上,这不也是“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吗?其实有姑娘的地方也会有小伙子,他们肯定跟姑娘们开玩笑,姑娘们一边笑一边躲,这是多么欢乐,多么富有青春气息的场景。所以这里“莲叶”的“莲”,又可以解释成“恋爱”的“恋”,代表着美好的感情,这也是古代民歌的一个常识。一首诗里没有出现人,但是又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是多么精彩。就这样你把一首诗看下来,夏天的风光扑面而来,青春的快乐也扑面而来了。内容这么饱满,但是文字又是这么清新明快,仿佛带着荷叶、荷花的香气,这就是汉乐府的魅力。

我们讲到这儿,这首《江南》就讲完了。学完了这首诗,你是否也想变成采莲姑娘划着小船在江南的池塘里采莲呢?今天的《中国诗词小课》就到此结束了,恭喜你又解锁了一首诗。下期我们再见。

/ 二年级 /

5

《村居》【清】高鼎

诗词原文: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简介:

这首诗的作者高鼎是清末的诗人,离咱们不远。他字象一,又字拙吾,是今天的浙江人。这个字“拙吾”也就成为后来他的诗集的名字。他写了一本诗集名字就叫《拙吾诗稿》。咱们说得俏皮点,翻译成现代汉语,叫“我很笨”诗集。拙吾,我很笨,为什么要说我很笨呢?这就是古人的一种习惯。当他表示我对这个世界不满,我的理想没法实现的时候,古人就会故意说我很笨。举世皆聪明,但是你们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承认自己很笨,但是我不想跟你们同流合污。理想实现不了,那我就隐居起来,闲居起来。所以,高鼎后来就归隐于农村。他留下的诗歌里边最著名的一首,就是这首《村居》,就是在村里闲住着的时候写的,一不小心这首诗变得家喻户晓了。于是高鼎也就被人记住了。其实我们对他的生活的具体的细节并不了解多少,恰恰就是因为这样一首诗让他能够永垂不朽。

这首诗题目叫做《村居》。刚才我们说了,他是闲居在家的,所以他的心态很悠闲自在,能够看到的风景,看到的风俗、看到的人物活动都是那么地自然,那么地亲切。就像我们现在画素描一样,去写生,一点都没有刻意的地方,就是大笔一挥,信手写来,兴会来临,就出现了这么一首非常活泼有趣的,让人读了能够会心一笑的小诗。题目《村居》就告诉我们:我这个笨人不想在尘世中浮沉,就想在村里安居,看着满目春色,看着儿童归来,于是展开了一幅乡村生活的画卷。

诗文详解:

下面我们把这首诗里的一些重要的字词讲一遍,能够把整个诗串下来。首先第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成语了,叫“草长莺飞”。这个成语最早出处在哪儿呢?或者说什么人最早想出了这么一幅场景呢?用这四个字去形容江南的春天呢?最早是魏晋南北朝时候,南朝有一个文人叫丘迟写给他的朋友一封书信。南朝的文人文学修养非常高,哪怕是随便写一封书信,都能够写得非常地工整、清秀、雅致。比如说丘迟的这封《与陈伯之书》,里面就有这几句非常优美的写景的句子,叫“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什么意思呢?暮春三月的时候是农历三月了,江南大地上到处都是茂盛的青草,处处葱茏,各式各样的花朵都生长在树上,很多的鸟儿在花丛中,在树缝里,在草叶上飞来飞去。丘迟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江南,这里高鼎写的稍微要早一点,是二月天的这个时候,所以我们可以说高鼎看到的春天比丘迟所看到的春天更早一些,也就更嫩一些。草更嫩,黄莺它的叫声、它的形貌也会更为纤细,非常水嫩的感觉。“草长莺飞二月天”上来就是一幅江南春景。

紧接着又到了第二个细节,“拂堤杨柳醉春烟”。说到春天一定要有杨柳,而杨柳跟什么最搭配呢?杨柳跟堤岸就是一对好搭档。上次咱们讲过苏轼与苏堤的故事,“欲把西湖比西子”那首诗。苏轼到了杭州修了一条苏堤,修完之后就在堤岸上种植了杨柳,于是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苏堤春晓”。这是杨柳跟堤岸之间的一种密切的关系。

什么关系呢?其实在高鼎的句子里把这个关系非常精确地形容出来了,就是“拂”字。因为杨柳它的感觉是像贺知章所说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它是下垂的,很柔软的,一般的树叶是没有这种形态的,只有柳枝和柳叶能够长长地垂到堤岸上,所以杨柳跟堤岸是最搭配的,长到最长的时候柳叶都可以贴着水面,这样你就会感到真的是一个“碧玉妆成一树高”。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里垂下长长的头发,水灵水灵的。所以这里的“拂堤杨柳”意思就是杨柳跟堤岸之间的一种亲昵的、亲密的关系。

这还不够,还有一个补充叫“醉春烟”。诗人往往是一个好的画家,有焦点,焦点背后还有背景,焦点是杨柳垂岸,背景是春烟醉人。什么是“春烟”?春天的时候,尤其是江南,水气很盛,就会蒸发形成一些烟雾的感觉。在这样的烟雾的水气的笼罩之下,我们会觉得杨柳的那种颜色更为鲜艳,更为动人。杨柳在这样的雾气之中缓缓地摇曳,低昂摇摆,就像一个微醺的人一样。所以“醉”字我们首先可以理解为是杨柳陶醉在春色之中,进而我们也可以说是作者高鼎陶醉在春色之中。

前面两句其实把村里的春色写得已经非常地圆满了,最后两句给圆满的春色中增添了一个最有生命力的事物——儿童。春天一切都在生长,而儿童是这一片大好春色之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的那一部分。他们要干嘛呢?原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一定要一口气读下来,不能分开来,它们是有关系的。

“散学归来早”就是放学比较早,赶紧往家走。所以用的一个词叫“忙趁”,赶紧在这大好的东风吹拂之下,大好春色之中,赶紧回去。干嘛呢?拿出纸鸢来,放到天上去。纸鸢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风筝。古人经常把风筝做成老鹰的形状,于是把风筝称为纸鸢。大家看,这样的心态你们有没有呢?当你想着放学后就能去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能够在原野上奔跑,把风筝高高地放到天际,这是何等快乐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我恨不得一步就跨回家去,这就是“忙趁”这两个字所体现的小朋友放学后的心理。

我们可以说这首《村居》写到最后,并不是在写作者自己的生活,而是在写儿童放学之后的生活。而这个生活也恰恰是古人在春天经常举行的一个文娱项目,一个娱乐活动。我们可以说有了春天的东风,才有春天的纸鸢,我们也可以说恰恰是有了春天的纸鸢,才为这春天增添了生机和趣味。所以前两句跟后两句放在一起,你会觉得乡村中的春色是多么地天人合一,多么地其乐融融。在最好的春色中出来几个最有活力的儿童,他们把自己的梦想交付给了风筝,放到了天际,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生机活力,也给春天增加了生机和趣味。这首诗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知识拓展:

我们读完之后,不妨想一想为什么高鼎在这里要把春天的风景跟春天儿童的活动放在一起去说呢?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春天的态度。春天是一个阳气生发的时候,所有的阳刚之气都在那里生长,生命在勃发,所以人要顺着自然去活动。春天要多运动,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朋友们,你们以后可能会学到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就叫做《春》。他会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是一篇很优美的现代散文。这一篇散文《春》同样在告诉我们春天是最有活力,万物生长,所以人们也应该激发活力,激发生命力的这样一个最美的季节。到这里我们不妨总结说,这首《村居》既是一首乡村歌谣,也是一首放学歌,同时也是一首歌颂春天的春歌。

关于这一首《村居》我们就讲到这里,你学会了吗?今天的《中国诗词小课》到此就结束了,恭喜你又解锁了一首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吧!下期见!

6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诗词原文: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背景简介:

大家都知道李白一生喜爱漫游,行踪遍及大江南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生好入名山游,五岳寻仙不辞远”,算得上是唐朝的头号驴友。那么他所走过的那些名山大川里头,哪一个是他的最爱呢?从他的行踪和留下的诗篇数量来看,庐山肯定可以拥有名字。他一生五上庐山,留下了 14 首作品。《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不过李白跟我们一般人旅游的目的不太一样,除了饱览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他还为了寻仙访道。李白跟当时许多人一样信奉道教,以至于后来的小说家用他的名字编了个段子,说他母亲在生他之前梦见太白金星飞进怀里,所以他的字叫太白。

这虽然不是事实,但说明他跟道教的关系非同一般。难怪我们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把他称为“诗仙”。李白的朋友圈里有不少知名的道士,这些道士往往隐居在风景秀美的名山,而前代道教大师的隐居修炼也造就了许多名山。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深厚的道教名山,吸引李白前去拜访。

《望庐山瀑布》写在李白第一次游览庐山的时候。那年他二十五岁,离开故乡四川不久,刚刚迈出他一生漫游的第一步。我们不知道庐山在不在他一生必去的旅游清单上,但是来到早就声名远播的打卡圣地,李白跟我们现在游览著名景区的方式差不多,首先去打卡最有代表性的景点。香炉峰上的瀑布自然不能错过了。庐山上有几处香炉峰,李白吟咏的是南香炉峰。当地人说“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

南香炉峰就是秀峰景区的一个核心。庐山瀑布众多,香炉峰这里的瀑布叫开先瀑布,李白眼中“飞流直下”的瀑布就是它了。李白是什么季节来游览的呢?我们知道不同的季节瀑布的水量有大有小,枯水期水流细若游丝,在山间飘飘荡荡;丰水期则是磅礴奔腾,浩浩荡荡。《望庐山瀑布》所表现的应该是夏季水量充沛时候的景象。这样看来李白是在夏天游览的庐山。

诗文详解:

诗的开头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遵循由面到点的观看顺序,先描写远景再聚焦重点景观。“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开门见山点明了香炉峰是因为形似香炉而得名,而香炉和紫烟不但实写了眼前的奇景,还暗示了庐山在李白心中的神圣性。何以见得呢?香炉是道教常见的法器,点燃的时候烟雾袅绕,跟香炉峰周围忽隐忽现的雾霾,它都叫紫烟,而紫烟是仙人腾云驾雾的交通工具,所以说这一句包含了李白作为道教徒的潜台词,这里有绝世的风光,还有道性高深的仙人。“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一句是实写,但也用了个修辞小技巧,借用瀑布的“布”字,把它比喻为一匹白练,就是白布。再用一个“挂”字形容它在山前悬垂的样子。

不过这种比喻太过平庸,早就有人用过了。在李白之前几百年一本叫《庐山记》的书里描写庐山的另一条瀑布,就说“挂流三四百丈,望若悬素”。“悬素”就是挂着的白练。对于天才横溢的李白来讲,他肯定不甘心拾人牙慧,所以他愤而挥动生花妙笔,吟出了下面一联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仍然是从《庐山记》的“挂流三四百丈”点化而来,但“飞流直下”气势飞动,比“挂”的气场陡然升高了几个量级。“三千尺”跟“三百丈”其实是一样长的,但三千比三百数字上可是大多了,要是不留意量词“丈”跟“尺”的差别的话,听起来李白的瀑布是不是高多了?

极度地夸张是李白诗歌的显著特征。你看他写头发有多长,“白发三千丈”;楼有多高,“手可摘星辰”;雪有多大,“燕山雪花大如席”;汪伦跟我什么交情,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还要深。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修辞习惯来自他惊人的想象力,来自他豪迈的气魄、磅礴的气势和飘逸的气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来自他道教观念中超现实的世界观的影响。

最后一句“疑似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的天才独创。前面“紫烟”、“白练”、“三千尺”,这些都是人间的物件、人间的尺度,李白现在拿来的是宇宙的尺度。眼前的瀑布不再是地球上的河流经过断层的产物,它是倾泻到人间的银河,它是银河在人间的延续,而银河中的点点繁星是许多道教神仙的居所和化身,这样道教徒李白就把山中的神仙和天上的神仙连接起来了,还能有比这更恢宏更有仙气的想象吗?

总结《望庐山瀑布》的成功经验,它不仅得益于李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得益于他长期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在点化前人文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作文好,读书不能少。你读过的书总有一天会变成你的文字,你的思想,你的气质。

知识拓展:

下面又是冷知识时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共有两首,我们熟悉的这首七言绝句是第二首,另一首是五言古诗。开头四句跟这首诗的内容一模一样,它写的是“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你看“西登香炉峰”对应“日照香炉生紫烟”,“南见瀑布水”对应“遥看瀑布挂前川”,“挂流三百丈对应“飞流直下三千尺”,“喷壑数十里“对应“疑是银河落九天”。似乎是李白写完这首五言之后意犹未尽,又将头四句扩充成了一首七言绝句。

我在这里给大家留个小问题,请你对比一下这两首诗,说说五言跟七言的描写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你更喜欢?好了,今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讲到这里,大家有机会去庐山的话,记得到香炉峰下好好实地感受一下李白的地上银河。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坚持打卡赢惊喜好礼!

7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诗词原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简介:

杨万里是我国宋朝时候的大诗人,他的号叫诚斋,官做得很大,做到秘书监高官,他活了 80 岁,也算是长寿诗人了。他的诗写得清新自然,自成一家。所以后人称他的诗叫诚斋体。他生活在我国的南宋时期,和大诗人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四大诗人。那么杨万里他有一个想法,对小朋友们很有启发的。他说什么呢?他说写诗也好,作文也好,不能光读死书,从书本里学那是不够的,一定要出门去行万里路,就走很多地方,看很多地方的一些风景,体会各种生活,他觉得要脱离生活,是写不好作文的,写不好诗、诗歌的;只有深入了生活,了解了生活,才能获得了很多写作的作文的素材,才能够获得创作的灵感和情思,写出好的作品来。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多到外面去体会体会各种生活,看一看大自然的风景。

创作背景: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下这首诗的题目,它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那么这个“净慈寺”在哪里呢?原来它在杭州的西湖边上,它和灵隐寺南北相对,在古时候也是著名的一个寺庙。他在这里要送他的一个朋友叫林子方,那么这首诗是杨万里到 61 岁的时候,他正在京城做官,当时的京城在哪里呢?小朋友们知道吗?就是在现在的杭州,那个时候叫临安,这时候呢杨万里做的官已经很大了,刚刚做了秘书监,所以他送他的一个下属,一个好朋友叫林子方到福建去做官。他在杭州西湖边上的净慈寺,这个地方送别他的好朋友林子方。他看到西湖这美景就写下了这首诗。

大意解读:

这首诗的大意是这样,像六月里的西湖到底比较特殊,风光非常美丽,和其他的世界完全不同。那么什么风光呢?碧绿的莲叶连接天边无穷无尽,红日和荷花互相映衬,色彩分外的鲜红,是写的是整个西湖里的一望无际的莲叶和莲花,因为莲叶是碧色的,莲花是红色的,所以他重点就写整个西湖湖面上的莲叶和莲花这两种颜色。

诗文详解:

现在请小朋友们开启你的想象力,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诗意。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他写杭州西湖的美景,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杭州之美到底美在哪里呢?毫无疑问的,西湖是杭州美丽景色的代表,那么什么季节的西湖是最美的呢?这恐怕就难以回答了。诗人杨万里以为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因为杨万里他生活在杭州,他最喜欢的杭州的美景就是西湖了,所以他送别朋友也到西湖边来送别。

一个在诗人的眼里,六月的西湖,它的风光到底和其他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它的不一样在哪里呢?原来六月的西湖有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还有在红色的阳光映衬下无比艳丽的荷花,这真符合六月的西湖的景色。既然六月的西湖这么美丽,那么朋友都停留久一点,我们欣赏吧!所以杨万里写西湖也是希望这个好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会西湖的美景。

这诗人既表达了对西湖六月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实际上也表达了对好朋友林子方的一种不舍和挽留。因为西湖这么美,你怎么舍得走呢?虽然没有到西湖边上,还不能够完全领略和欣赏到西湖的美景,但是我们已经能从诗人的美妙的诗句里已经感受到了西湖的美景。四句诗非常流畅,脱口而出,一点也不雕琢做作。所以这就更加让我们感觉西湖是这么的自然之美,尤其是最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写得非常的有名,把西湖的一望无际的荷花、荷叶抓住了绿和红这两种颜色呈现给我们读者了。

原来六月的西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绿和红的荷叶、荷花,这个莲叶就用“接天”两个字进行夸张,把十里荷花气派就写出来了。这个荷花呢,他用了“别样红”,那种滋味,那种美,你只有亲眼看到才知道它的美,它的红是和其他的红是真的不一样,好一派西湖美景啊!所以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就曲折的表达了对好朋友林子方的挽留之情。那么这个名句“映日荷花别样红”,现在它经常被我们用来干什么?赞美很多人做事情做得很出彩,你做得好就夸你,真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大家自己要多读几遍,然后把这首七言绝句背诵下来。

最后因为我是诗词大会的出题人,我想给同学们也出一道题目考考你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它描写的是哪里的荷花?A 扬州瘦西湖 B 无锡太湖 C 杭州西湖。请选择。答案是 C。

好,讲到这里,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你学会了吗?是不是感觉又学到了新东西呢?今天的诗词小课到此就要结束了,恭喜你又学了一首诗,每天进步一点,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吧!我们下期再见了。

8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诗词原文:

《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来讲二年级学生的必读诗《登鹳雀楼》。王之涣字季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他为人豪放,常击剑悲歌,与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崔国辅等均有唱和,他的诗作在当时就流传甚广,《唐才子传》称其“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也就是说每当王之涣写出一篇新诗,立刻被当时的乐工拿出来谱上曲子演唱,可见他的诗作受欢迎的程度以及流传之广。王之涣的代表作有《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以及我们今天讲的这首《登鹳雀楼》,可惜的是他保留下来的诗作较少,仅有 6 篇,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知识拓展:

其实这首诗的作者有一点点争议,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部分唐诗的选集,尤其是我们的教材里,这首诗的名字都是《登鹳雀楼》,作者都是王之涣。但其实这首诗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能找到的最早收录这首诗的唐诗选本是唐人编纂的《国秀集》,在这个版本里边,这首诗的名字不是登鹳雀楼,而是登楼,作者不是王之涣,而是朱斌。唐人的一部笔记里记载,有一次武则天上朝的时候曾经吟诵了一首诗,就是这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吟诵完毕之后她非常的喜欢,于是问左右的文臣这首诗到底是谁写的?当时的满朝文武都不能回答,唯有我们的大文学家李峤对答说,这是御史朱佐日诗也,朱佐日就是朱斌了,因此这一篇唐诗中的名篇它有可能它的作者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王之涣,而是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朱斌,当然这仅仅也是一种说法而已,在目前的大众认知里,这还是王之涣的作品。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的写作年代不详,可以肯定的,谁是诗人登高时所作鹳雀楼,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就修建在黄河边上,而且是黄河从北流向南再折向东的一个拐弯之处,地势是非常的险要。在楼上就可以俯瞰滔滔江水,不仅有黄河的水景之胜,而且还有山势雄奇。

它的东面是中条山,西南可以远眺华山,鹳雀楼可以说是被山与水包围着,得山水之胜。而鹳雀楼一开始修造的时候是一座军事用楼,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登高远眺的圣地,很多诗人都曾经登临鹳雀楼,并且留下佳作,而王之涣的这一篇是其中流传的最广的杰作。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灿烂的太阳依山而落,奔腾的黄河流向大海,他沉浸在这壮阔的景色之中,思绪被拉回到白日所照,黄河所经的千里之远,兴起了要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壮思逸兴。诗人既有欲穷千里目的高远之相,又有相信自己必能更上一层楼的信心,这种昂扬进取的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盛唐气象。

大意解读:

这首诗是一首登高诗,既有写景也有抒情,它的遣词造句虽然浅显,但如果我们能对其中的几个字做更细致的了解,便更能体会到唐诗之美。我们先来看这个“依”字,“依”既是“依偎”,它相对于“靠”字、“接”字、“近”字而言更加的轻柔温和,并非冷冰冰的,只是距离上的接近。用了这个“依”字之后,白日与山就有了一种拟人的感觉,仿佛是两个老朋友,有日日相见的亲切与熟悉,相依相偎,这可以说是用有情之文来撞无情之物了。

“入”是个入声字,我们重重的读出来就有一种黄河冲入大海的奔腾汹涌的既视感,同学们可以跟我读一下“黄河入海流”。当然按照现在还保留着入声字的方言去读的话,它会是一个爆破音接近于“ru”或者“ru”这样的音调。我们即便普通话里已经没有入声字,但是大家可以用加重一点的语气来读一读,也可以体会这样的一种感觉,“黄河入海流”。

“更”字,更上一层楼,就是再上一层楼。但是我们想一想,诗人既然是登高远望,他必然已经是登上了鹳雀楼的最高层,但此时此刻要最高层之上再上一层,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意味着这不仅仅是距离上的高度上的增加,也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再上层楼,而是一种要将天地山河都纳入眼中的豪情壮志。所以说唐诗之美美在细节,当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品味时,诗人当时眼前所见之景,心中所想之事便可以更加真切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诗文详解:

《登鹳雀楼》虽然只有 20 个字,但表达的内容却很多,值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品读。首句,“白日依山尽”,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的景象,落日常常给人以哀伤的感觉,让人想到黄昏、夜晚。比如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但这首诗写来却不见一点哀伤,反而因为白日的白生出灿烂之感,依山尽的依生出老友相见的温暖之意。一扫平时写落日的惆怅与哀伤,首句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则一下子荡开了空间,绵延千里,顺着黄河一路向大海行去,仿佛一张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展开。千里沃土上,一条大河经过。白日高悬,群山环卫,中间是能将这一切都收入眼底的雄楼,诗人就站在这座楼上观天下之事,山川之神。于是天地山川都在他的眼中。

第三句则一转为抒情,“欲穷千里目”。将景物写到极致之后,诗人却将本诗的格调陡然拔高,从眼前所见之景一下子拔到了眼前未见之景,诗人不满足于眼前的景象。他要看千里之外的美景,而千里目也容易让人想到,这不仅仅是千里的景色,而是隐喻着诗人的志向,这个志向是如此的高远,它与眼前的景象又是如此的浑然一体,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从写景到言志之间的转折,过渡得极为自然。

第四句则再度拔高了一层“更上一层楼”,这一句是回答第三句,但又不仅仅是回答了第三句,他以一种直抒胸臆的方式,将诗人的自信与进取之心表达了出来,同时形成了对读者的勉励,从而在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出强烈的共鸣。读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欲穷千里目”的志向,“更上一层楼”的进取心,也会产生出自己也要更上层楼的志向与进取。诗人不仅写景能与读者共鸣,抒情言志也与我们每一个人产生了深深的共情。

在这里要给大家补充一个冷知识,鹳雀楼为什么要叫鹳雀楼?鹳雀是一种鸟,它的形状非常的近似于鹤,它以河流中的鱼以及河边的昆虫为食,喜欢住在高处,那我们的鹳雀楼又为什么要以这种鸟的名字来命名呢?我们先来看一下鹳雀楼的历史,鹳雀楼修建于北周时期,作为军事用楼,它最初是没有名字的,后来随着朝代更迭,这座楼渐渐荒废了,驻军走了,军营也通了。

这座楼人去楼空,归于荒凉,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在黄河的边上,地市也非常的高峻,这二者都贴合了鹳雀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惯。于是就有很多的鹳雀飞到这里来筑巢,来往于黄河边的行人们,经常看到有大量的鹳雀在楼上飞翔聚集栖息,于是就把这座楼称为鹳雀楼。所以说鹳雀楼这个名字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过程,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自然而形成的。

这座楼到了隋唐时期又从荒废转变为兴盛,它被当做是登高远眺着的一处圣地,这不仅因为它门前就是黄河,东临中条山,西眺华山,更因为它离唐代的国都长安只有 100 多公里,站在鹳雀楼上,希望黄河的时候也是面朝长安的方向。登高远望,遥思地阙,想念着国家的都城,这也是古人登高时候的一个传统,与鹳雀楼相似的,还有一座名楼就是黄鹤楼。

大家肯定知道,“故人西辞黄鹤楼”,黄鹤楼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湖北武汉的一座名楼,两座楼都以鸟为名,而且最初修造的时候都是作为军事用途的。黄鹤楼使鉴于三国时期用作监控长江之用。到了唐代的时候,黄鹤楼也与鹳雀楼一样演化成为登高览胜的圣地,不少诗人都在此留下过佳作。始作于军事用途,后来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演变成文人墨客登高览胜的圣地,这一演化的过程是非常相似的。历史上这样的楼也有很多,兴盛、废弃、再度兴盛,让它们迂回屡见的,不是它们壮观的景色,也不是它们最初的军事意义,而因为它们都诞生过流传千古的名篇。

我们想起鹳雀楼,就会想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起黄鹤楼就会想起“烟花三月下扬州”。正是这些明天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永远矗立着这两座雄楼。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不管这些楼阁是毁是健,他们都会在我们心中永立不倒,一代又一代传下去。事实上鹳雀楼并不高,他望不到千里之外的大海,也只有在晴天的时候才能若隐若现的看到华山。

但当我们读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眼前却可以自然而然的显现,黄河流经的千里花景,山川相叠的万里景色,显现出大唐盛世时开阔进取,雄心万丈的风气,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是这样一首《登鹳雀楼》,把一座不能以高度衡量的楼阁永远修造在我们的心中,也修造在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讲到这里,我们与诗人一起在鹳雀楼上的登高远眺,就暂告一段落了。

但我相信王之涣在鹳雀楼上所见到的千里之景,心中所感到的盛唐气象,也会在同学们心中留下一个小小的烙印。唐诗之美需要细品,生活在当下,离盛唐并不遥远。好了,今天的诗词小课到此就结束了,同学们下期再见。

9

《敕勒歌》【北朝民歌】

诗词原文: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背景简介: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但是有个冷知识大家就未必知道了。这首诗原本不是用汉语创作的,它是从鲜卑语翻译过来的一首作品。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从它的出处说起了。根据《北齐书》的记载,东魏的权臣高欢带兵攻打西魏。在玉璧城下,就是今天山西省蓟山县,遭到西魏的顽强阻击,苦战了五十多天,东魏折损了七万多士卒,伤亡惨重,高欢也气急攻心得了重病,不得已撤兵回到晋阳,也就是今天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这时候西魏方面传来谣言,说高欢受了箭伤快要不行了。高欢为了辟谣,于是强支病体在他的府邸召见了一众高官,表明自己安然无恙。在会见中,高欢让敕勒族的大将斛律金,用鲜卑语演唱了这首《敕勒歌》。所以《敕勒歌》它原本是鲜卑语的歌曲,不过鲜卑语的版本没有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有汉语的译本。一般的理解,《敕勒歌》描写的是塞外草原的壮丽风光,书写了敕勒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境界廓大,风格爽健雄壮。借用金朝诗人元好问的诗句:“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但是在高欢家的聚会上却出现了令人诧异的一幕。高欢听到斛律金的歌唱,竟然悲伤不已,泪流满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跟高欢的身世有关了。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从小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军镇怀朔镇。怀朔镇位于今天内蒙古包头市境内,它的东边阴山以南,黄河“几字形”的右上角拐角那一带就是敕勒川。

高欢生于斯,长于斯,《敕勒歌》里描写的景色正是他儿时无比熟悉的故乡风光。

这时的高欢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他听到《敕勒歌》这熟悉的歌词和曲调,就像项羽在垓下听到四面楚歌,不禁悲从中来。在会见之后一个月,高欢就去世了。可以说,《敕勒歌》是高欢挥不去的乡愁,敕勒川是高欢回不去的故乡。由此可见,《敕勒歌》最初之所以进入历史,不是因为它壮阔的塞外风光,不是因为它雄健的异域风情,而是因为它是一首末路枭雄的伤心之曲。

诗文欣赏:

这首诗的特点普遍认为是自然质朴,浑然天成。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地分析一下。首先,它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符号和风景元素来构成整个画面。诗歌的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定位了所吟唱的对象。敕勒川、阴山在这里不仅是地理方位的标志,还是民族文化身份的符号。就好比黄河长江之于中国人,它们不仅是自然界的两条河流,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生生不息的文明。敕勒川、阴山是敕勒人生息繁衍之地,是族群最重要最显著的两个文化地标,它们是民族身份的象征。

在风景选取上,苍茫的天空,无垠的大地,成群散落的牛羊,这些意象最能代表草原风光。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你作为一个游客来到草原,举起手中的相机,你第一时间要拍下来发朋友圈的,大概也就是这些元素。可见诗中的景观虽然简约,但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本地风光,一抬眼就能看见,无处不在,这就是“浑然天成”。其次,它直白地铺陈所见,不刻意修辞,整首诗都在直接书写眼前所见之景。

无论是天的高爽也好,地的辽阔也好,草丛里隐现的牛羊也好,都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呈现在读者面前。唯一用到修辞的句子只有“天似穹庐”这么一句。用牧民居住的毡帐,就是蒙古包来比喻天空,形容天地尽头紧密相连的样子。

这个比喻是从牧民切身的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毫不刻意,这就叫“自然质朴”。而“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句,牛羊不是被观看者观察到的、发现的,而是在风吹草低的瞬间自然暴露的。用王国维的话说,这叫“无我之境”。它的意境如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对象融合为一,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是自然浑成的最高境界。

然而自然却不等于随意,《敕勒歌》的画面经营是很有章法的。远近、高低、动静层次非常讲究。从阴山到牛羊,这是由远而近;从天空到草地,这是由高到低;从天地山川到风吹草低,这是静中有动。整个画面就因此丰富起来、生动起来了。一般我们读这首诗都会赞赏它的壮阔气象。这没有错。不过在我看来,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在最后一句的牛羊身上。

牛羊是牧民最珍贵的财产,草原上的牛羊意味着人烟和安宁。如果没有牛羊,《敕勒歌》就是一幅普通的草原风景画,平淡无奇。有了牛羊,它就是一幅游牧民族安居乐业的风情画。牛羊是画面的焦点,也是情感的焦点。天空和草原固然动人心魄,但加入了牛羊,这里才是家乡。

“风吹草地见牛羊”,你看或者不看,牛羊就在那里;你想或者不想,家乡就在那里。这就是为什么这首诗会让一代雄主高欢感动落泪的原因,也是千百年以后的我们今天读来仍然激动不已的一个原因。

好了,北朝民歌《敕勒歌》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你是不是跃跃欲试,很想置身辽阔的大草原,在蓝天旷野下恣意奔跑一番?我们下次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坚持打卡赢惊喜好礼!

10

《咏柳》【唐】贺知章

诗词原文: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欢迎收听诗词小课,共赏诗词韵味。今天我们来讲,小学必背古诗词,唐代的贺知章的咏柳。我们知道唐代分 4 个时期,初、盛、中、晚—初唐、盛唐、中唐、晚唐。那么咱们一说诗人就是初唐诗人——初唐四杰,盛唐诗人李白,还有中唐晚唐等等。那么贺知章他实际上他应该算是生于初唐,但是他也算盛唐的诗人。为什么?因为这老爷子活的时间太长了,他生于公元 659 年,死于公元 744 年,周岁活了 85 岁。

他年轻的时候他就以诗文之名,武则天时期就考上进士了,当过什么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等等。后来还当过秘书监就是管国家政府的图书、文件、图集、图录这种资料的这么一个官。所以说你看他这一生都是在学术、文学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度过。贺知章这个人不但诗写得好,而且还特别爱喝酒。所以说他跟李白这些人合称“酒中八仙”,又叫“饮中八仙”喝酒的八位仙人。

杜甫不是有这么一首诗《饮中八仙歌》,头两句就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就是说他骑马晃晃悠悠就跟坐船一样,旁边有一口井也不知道,“咚”掉井里边了。掉井里边酒还没醒,还在水底下在那睡觉,这幸亏是这水浅,如果深的话就淹死了这老爷子。所以说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第一次见到李白的时候就跟他说,你这个人可太厉害了,你是谪仙人!什么是谪仙人呢?就是从天上贬下来的神仙。

李白很高兴有人这么吹他,他比李白大好几十岁,这两个人不是一辈人,那么有这么一个前辈对李白这么看重,这对李白的身价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为什么贺知章说李白是谪仙人,因为贺知章本人是信奉道教,所以说他三句话不离本行。所以他看到他喜欢的人也就说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如果我碰上李白,我肯定就不说他是神仙下凡了,因为我不信道教,我可能就会说你是网红穿越,所以说一个人的言论和他自己的知识背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后来他岁数大了之后,于是就跟皇上写个奏章,说我想回家当道士去了,最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就是今天的绍兴,他那个地方有一个湖叫鉴湖,他就在鉴湖边上修了个大宅子住下了。你看近代女革命英雄秋瑾女士,她有一个号叫鉴湖女侠,这也是从这儿来,因为她也是绍兴人。

大意解读:

那么接下来咱们就大概讲一讲咏柳的这首诗的意思。“碧玉妆成一树高”,这个“妆”实际上就是装饰的意思。就是说这棵树是用碧玉装成的,碧玉装饰的。“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是什么东西呢?“丝绦”就是丝绳、丝带,过去的人一般是在腰里边,系这种东西,如果说是皮的就叫皮绦,如果是丝的蚕丝的就叫丝绦,然后两头垂下来,飘飘扬扬非常的漂亮。那么下两句好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它的意思是说,你看柳树的叶又尖又细,这是谁裁出来的呢?是谁绞出来的?拿剪子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是二月的春风,好像剪刀一样把柳叶剪出来了,剪得这么尖,这么细。

诗文详解:

其实这首诗的字面意思非常好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越好懂的诗,它写作的手法它就越高明。那么你说咱们都见过杨柳,都见过柳树,二月的柳树咱们大家也都见过,那么你说写柳树应该从哪落笔?咱们一看也知道飘飘扬扬的柳枝,新的一年来到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的吹拂中特别的迷人。咱们今天写作文也经常说柳树婀娜多姿,好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实这就是咱普通人的思路。你看大诗人的脑回路跟咱们正好是相反的,他不说这个柳树,像一个婀娜的少女,他不会说的这么清楚,但是他把少女的意思给说出来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其实他这就是在说一位少女,那不是少女的哪来的丝绦对吧?不是少女哪来的装束妆扮。而且你看他第一句的“高”,第二句的“垂”。其实都是在把你往一个拟人的这么一个形象上面去引逗你,让你去联想。可能有人说了你这说的也不对,这也不一定是非得是美女穿绿衣服对吧?关老爷关公不也一身绿吗?关老爷不但穿绿衣服,还戴绿帽子对吧?我怎么就不能说垂柳就像关公呢?

我怎么就不能说贺知章写垂柳,就把它当成关老爷来写,这个就不用抬杠了。因为古诗词里边经常用美女来比柳树或者用柳树来比美女,这两个形象是牢牢的连在一起的。而且你看贺知章还怕你不知道,在这上面还说了两个字,“碧玉”,这两层意思,碧玉这个颜色首先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就是绿就是碧,互为补充的。而且碧玉这个词在人们头脑里边永远留下的是这种年轻漂亮的印象。

比方说小家碧玉,南朝萧绎有一篇《采莲赋》,里边有 5 个字,碧玉小家女,这就是小家碧玉的来历。所以说,一说碧玉肯定就是让人联想到年轻的少女,你不能说关公是小家碧玉,而且它下边还有个二月,二月这个时候是春天的第二个月,那么这个时候也让我们想起了这种美妙的年华。

所以说这首诗里虽然没有美女两个字,却是处处的在写美女。虽然没有写着美女在舞动着自己的腰肢,但是实际上它那绿丝绦就已经暗暗的去点在这个美丽的腰肢上了。所以这首诗要不说它高明,高明就在这。那么除了这些,我们再可以深入一层。

我们来看这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同学小学生就知道,我知道这是一个比喻句,这是一个修辞手法,我们知道叫比喻,虽然说是比喻,但是你发现你能写出这种比喻句来吗?很难。为什么?因为我们说的那些比喻句作文里面写的很多,都很不高明。

比方说孩子的笑脸像花朵,比方说月亮像银盘对吧?这也就是我们水平说的。但是你看贺知章写柳叶,他在这他想做个比喻,但是他比什么呢?柳叶细细的尖尖的好像手术刀一样,不是有个医学杂志叫《柳叶刀》吗?人家那时候唐朝没这玩意儿。要是说这满树的柳叶好像是一把把的宝剑,好像是一把把的宝刀,这好像也不像话。虽然说这柳叶是像宝剑,但是你说满树的宝剑好像就破坏了意境了,跟前面碧玉就不搭了。

有人说柳叶可以说像美人的眉毛,这个比喻很好,是这个比喻确实是不错,有些古诗词也这么说,但是这个在古诗词里边柳叶如眉,这个也是俗套了,俗套到什么程度呢?金庸先生都会用令狐冲跟小师妹岳灵珊小时候开发了一套冲灵剑法,里边就有两招,青梅如豆,柳叶似眉。这个是不错,但是也是俗套,那么贺知章怎么说呢?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想人家就说柳叶,把柳叶比这个比那个,我偏不这么比,我把本体变一变行不行?

比喻有本体、喻体,柳叶儿就是本体,本体是柳叶,大家谁都知道,我把它变一下,我把这个本体变成柳叶形成的过程,你看这就高明了。这就不是就柳叶说柳叶了,他是说的是一个动态的一个过程。咱们大家注意,诗词里边如果有了动态的过程的话,它就高明很多,你看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他写这个雪,他写的是一个故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把梨花吹开了一样,这个就高明了,就不是说这白雪像白玉一样,玉树琼枝,什么白雪落在地上,好像是一床大棉被,就比这个强多了。贺知章也是这个,贺知章他想着力的过程是什么呢?就是早春的时候柳叶从柳枝里边往外冒这么一个过程,他把这个过程就比成春风好像是剪刀一样把它裁出来了,这就是一个故事,而不是简单的孤零零的什么眉毛、宝剑、手术刀,就是这些玩意。

所以这首诗就成为千古绝唱。我跟很多小朋友讲作文也经常说,你要是写比喻句写不出来啊,你就去学贺之章的咏柳。这四句话里边蕴含着我们汉语比喻的精髓。

好,那么讲到这里,这首贺知章的咏柳你学会了吗?学会了这首诗,你是不是眼前也出现了千条万条漂浮的柳枝?想起了好像它像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好了,今天的诗词小课就到此结束了,恭喜。你又解锁了一首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天进步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11

《绝句》【唐】杜甫

诗词原文: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创作背景:

首先,我们来讲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话说公元 755 年,原本国泰民安的大唐王朝突然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地方的军阀他们不想当小弟了,他们想当老大,他们要推翻唐朝要造反。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就开始不停的打仗,一直到八年之后的 763 年,这场动乱才终于结束,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人失败了,战争给全国的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诗圣杜甫也不例外,公元 759 年底,杜甫在漂泊了很多很多地方之后来到了四川省成都市,终于在这里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在一些亲朋好友的资助之下,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溪畔,盖了几间茅草房,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成都还能看到的著名景点,杜甫草堂。虽然这个时候啊,条件仍然很简陋,但是相比于从前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老是饿肚子的日子就已经好了太多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什么的,这里啊,还有杜甫的两个好朋友。

那么,他们是谁呢?杜甫的第一个好朋友叫高适,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你可能读过高适的两句诗,非常有名叫做: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在成都附近做官,他听说杜甫来了成都非常高兴,经常和杜甫一起愉快地玩耍、写诗,还经常给杜甫送钱送吃的。那么杜甫的第二个好朋友叫严武,这个人呢,比杜甫要小十几岁,是杜甫的晚辈,但是他的官做的很大,是成都市的一把手!严武不仅给了杜甫很多生活上的帮助,他还给杜甫弄了个官来做,那么这个官呢,叫做检校工部员外郎,那我们今天呢,老是管杜甫叫做杜工部,对吧?他的诗集也叫做杜工部集。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曾经做过这个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那么,这是他一生做过的最高级别的官了。公元 762 年,严武离开了成都去外地做官了,杜甫没了依靠,与此同时,四川又发生了动乱,这个时候,杜甫没办法,只好暂时离开成都到旁边的城市去躲避这场动乱。那么后来啊!杜甫听说了一个好消息,持续 8 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再后来呢,杜甫又听说了另一个好消息,严武,他的好哥们儿又回到成都做官了。于是,杜甫就赶紧跟着也回到了成都,回到了他的草堂,那我们今天讲的这首绝句,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因为这个时候国家呀,刚刚劫后重生,而杜甫自己也重新过上了比较安逸的生活,所以这时候杜甫的心情,那是相当的好,不信的话,我们看看这首诗就知道了。

诗文详解:

先看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又叫黄莺,是古诗词当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鸟,它叫起来叽叽喳喳,叽叽喳喳,非常的清脆明媚,光是一个黄鹂鸣叫其实就已经会让人非常舒服,非常开心了,更何况还有两个。而更让人舒服和开心的是什么呢,黄鹂在哪鸣叫呢?在翠绿的柳树上。

柳树,在古诗词当中比黄鹂还要常见,它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少女,那一树茂密又柔软的枝条就像美少女头上浓密又飘逸的长发,可以说是春天最美的景象之一了。黄鹂和翠柳的组合,让这首诗一开头就呈现出非常轻快非常愉悦的气氛。黄鹂的叫声能被诗人听到,说明它离诗人不会太远,而接下来,诗人的视野和注意力继续向远处延伸,“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是一种水鸟,它喜欢生活在有水的地方,杜甫草堂位于浣花溪畔,所以经常能看到白鹭。一行白鹭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天空飞去,不知道排的是一字还是人字。

整首诗的视野和境界一下子变得十分开阔。在短短两句诗十四个字中,诗人写到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简直就像一幅绚丽的水彩画,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场景,都会觉得心旷神怡,非常的让人开心。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从这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其实这个时候是呆在屋子里头的,而窗外呢,就是西岭,也就是岷山,岷山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山顶终年积雪,所以叫千秋雪,一个“含”字把景物写得非常生动,活灵活现。那么欣赏完这个窗外的美景之后,诗人又把眼光投向了门外的浣花溪,在那里停着一艘船,是从遥远的东吴开过来的,所以叫万里船,是从万里之外来的。

东吴,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领地,它大致的位置,在我们今天江苏、浙江这一带。这一句看起来很平常很简单,但你仔细一想,其实这里头是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的。在此之前的很多年,因为安史之乱,整个国家都在打仗,所以整个国家的交通基本上就断绝了,杜甫他就曾经有一年多时间和家人因为战乱被阻隔开来,天各一方,见不着面也没办法传信息,当时没有微信没有电话,所以他们彼此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是死是活。

而现在,东吴的船能够一路畅通无阻,一路开到成都,这么远的距离,所以很显然战乱结束,交通也恢复了,从前背井离乡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家了,从前那些没有消息的亲人也能够写上一封信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之情了。

这是多么美好多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啊!"千秋雪"和“万里船”,一个写时间上的久远,一个写空间上的广远,营造出非常宏大的气象。这整首诗乍一看,每一句都是一幅独立的风景画,但是合在一起却又有着非常和谐统一的情调和意境。

作者简介:

我们知道杜甫有个绰号叫“诗圣”,一说起杜甫,我们总觉得他整天愁眉苦脸,写出来的诗也是各种不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他日子过得确实太苦了。他到处漂泊,寄人篱下,家里经常揭不开锅,他有一个儿子就是因为吃不上饭活活饿死的。可是在四川,在这个地方居住的五年时间里,杜甫的日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安逸,比较稳定的,所以这段时间,他的心情也就比较轻松,写了不少比较温暖比较明亮的诗,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还有我们今天讲的这首《绝句》。

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名著《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说,很多诗词,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但那些看起来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的语句,其实都能透露出诗人的心情,都在向我们诉说诗人的心事。比如我们看这首《绝句》,明明诗人根本就没说,我开心呀,我高兴呀,他没说对吧?但字里行间是不是都洋溢着一种蓬勃的生机和喜悦的心情呢?

我想你应该学过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家看,这首诗同样没有一个字直接表达诗人的心情,但你是不是明显能感觉到,诗人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厉害之处,一切景语皆情语,用一套语言能说两层内容,透过诗人的生花妙笔,我们既能看到很多独特的风景,也能感受到诗人丰富的内心。

那刚才我们说过,因为好朋友严武等人的帮助,杜甫在四川的生活是比较安逸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公元 765 年,严武这个人他本来比杜甫小十几岁,但是这个时候呢,年方 40,居然就因病去世了,杜甫顿时就失去了依靠,只能够离开四川,去别的地方寻找帮助。这个时候他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一身是病,而且又没工作又没存款,日子越过越艰难。

他去过很多地方,但在哪个地方都待不了太久,这也不是说他喜欢到处找新鲜感,而是因为他一家人吃的穿的,大多都靠亲朋友好友的资助,都是蹭来的,所以待太久别人可能就烦了,他只能到处换地方。在公元 770 年四月,杜甫带着一家老小到了湖南的衡阳,当时他有一个亲戚在湖南郴州做官,于是杜甫决定走水路坐船,前去投靠他。

但是没想到中间走到耒阳的时候,赶上了发洪水,四周一片汪洋,根本就见不着岸,船上的东西很快就吃完了,一家人饿了五天肚子,没吃的。幸运的是,当地一个县令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杜甫送来了一堆牛肉和白酒,这本来是好心,但是没想到杜甫他饿太久了,一下子有吃的了,吃得太急,当天晚上就去世了。

当然,这只是杜甫去世原因的其中一个说法,也有人认为杜甫就是正常病死的,跟前面说的这个暴饮暴食没什么关系。好了以上就是这一讲的全部内容,当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你的窗外是怎样的风景呢?心中又是怎样的情绪呢?期待这首美好的诗伴你度过美好的一天,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坚持打卡赢惊喜好礼!

12

《夜宿山寺》 【唐】李白

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题库专家李天飞。

诗词原文: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据说出生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后来移居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当时叫青莲乡。

知识拓展:

李白出身商人。唐朝的时候,商人的地位不是很高,所以李白的父亲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就叫“李客”。李白非常聪明,可以说是天才儿童。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长庚星入怀。长庚星就是天上的金星。一般认为五大行星是金、木、水、火、土。

当然现在认为还有天王星、海王星,但是古代在天上只能看见这五个行星,就认为这五个行星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把五行的名字给这五大行星用上了。古人认为五大行星各管一行,给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起名“金星”,认为它管着五行中的“金”。这颗星西方人叫“维纳斯”,中国叫“金星”,又叫“太白金星”。西游记里招安孙悟空的就是“太白金星”。

金星离太阳很近,所以它通常是日出的时候在东方出现,日落的时候在西方出现,平时看不见,因为被太阳的光芒笼罩了。它在东方出现的时候称为“启明星”,在西方出现的时候称为“长庚星”。李白母亲梦见长庚星入怀,就是梦见金星入怀。于是就给这个小孩起名李白,字太白。为什么金星又叫“太白”呢?首先,金星很亮,是白色的。第二,金元素在五行里边对应白色。(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色:白、青、黑、红、黄。)

诗文详解:

“危”是高的意思,所以说高空叫“危空”。这不是危险的天空,而是高高的天空。“手可摘星辰”,“星”和“辰”这两个字已经是混在一起了,没有必要去区分。如果一定要区分的话,这两个字说法有很多。一种说法认为“星”指的就是一般的星星,“辰”就专指北极星。晚上夜空中,北方斜上方有一颗星星,它是地球的轴心,地球围绕着它转动,它位于天球的正中间,就做“北极星”。

这颗星叫“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天上发光的星星都叫“星”,没有星星的地方叫“辰”。现在理解“星”、“辰”都是星星的意思。“手可摘星辰”就是说这个楼很高,伸手就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不敢高声语”,不敢高声说话。“恐惊天上人”,“恐”就是“怕”的意思,恐怕惊了天上的人。“天上人”无非就是神仙。这个就是对全诗的解释。

知识拓展: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上楼诗》。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比《夜宿山寺》要俗一点。《上楼诗》传说是李白在襁褓中写的。襁褓就是包婴儿的小包袱,那就是李白可能还吃奶的时候就写了这首诗。传说李白还吃着奶的时候被人抱到一个楼上,抱他的家人就跟他开玩笑:“我看你这小孩还挺聪明的,你能不能写诗?”婴儿时期的李白居然张嘴说话了,就念了一首诗,后来被称为《上楼诗》。按照这个说法,这首诗不能叫《夜宿山寺》了,因为他确实没有在山里的寺庙里面住,只是一座楼。

还有一个说法,说是李白十多岁的时候,在四川绵州有一座越王楼。越王楼是唐太宗的一个儿子李贞,封为越王,在这儿当官的时候建的。李白游览这座楼的时候写下这首诗,所以“危楼”指的就是越王楼。

这首诗还另外有一个版本。它的前两句不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而是“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扪”是抚摸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晚上我住在峰顶寺,举起手来能够摸到天上的星辰。”峰顶寺据说在今天的湖北省的黄梅县。北宋有一个叫曾阜的人——曾阜是“唐宋八大家”里边曾巩的兄弟,曾阜在黄梅县当县令,有一天因为工作下乡,就来到了一座深山里边。

旁边都没有人,走着走着他忽然发现山顶上有个小庙,他就上去了,上去之后发现庙早就破败了,没有人了,发现房梁上面有一块小木板,把它拿下来一看,上面好像有字,把上面的灰尘扫开,发现上面写了一首诗,就是刚才的这首。诗的后边落着两个字——李白。曾阜就很高兴,发现了李白的一首诗。这是北宋的事情,于是这个事就流传下来。

这个事如果是真的的话,那么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实际上是在这儿写的。但是问题又来了,虽然说名字是《夜宿山寺》没问题了,但是诗的前两句又不对了。所以这件事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说这不是李白写的,是宋朝的杨亿写的,这个事就更复杂了。所以说咱们今天课本里选的,说是李白写的《夜宿山寺》,只是在众多可能中选出来的一种可能。

诗词赏析:

这首诗不管是不是李白写的,不管是在哪里写的,这首诗本身还是写得非常好的。它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写作手法非常丰富。首句“危楼高白尺”,正面写楼的高俊挺拔。第二句“手可摘星辰”,换了一个角度,站在楼上都能把天上的星辰摘下来,更加衬托出这个楼高。这两句“亦实亦虚”,前面“实”,后面“虚”。

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从来没有服过谁、怕过谁。在皇上面前他敢让高力士脱靴,敢喝醉写《清平调》,唐玄宗也拿他没办法,他是一个非常狂的人。但是这里居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这儿不敢大声说话。能让李白说出“不敢”两个字来,这可真了不得,这个楼得有多么地高,周围的环境得有多么地峭拔险峻,才能让李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它给我们制造出一种巨大的紧张感。当你到了这么高的山上,离星空这么近,旁边又都是山峰、深渊、森林,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地渺小,就会对周围的大自然,对头顶上的星空升起一种敬畏之感。这就是李白在这二十个字里边传达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题库专家李定广。

诗词原文:

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作者简介:

学这首诗之前,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胡令能,他是唐代诗人,在唐德宗的贞元,唐宪宗的元和年间,他曾经隐居在今天的河南中牟这一代,他小时候家里特别的贫困,就帮人家洗镜子,补锅,补碗,做这些活,在农村也是一种手艺,这种手艺古代的农村叫钉铰。所以当时人就给他起个外号,叫胡钉铰,就是指农村专门补锅补碗这种小手艺人,你知道古人碗破了要补,我们现在这碗破了,马上就扔掉了,就换了新的了。

传说胡令能曾经做梦,梦见有人把一卷书塞到了自己的肚子里,他醒来以后就会写诗了。他传下来的诗总共只有四首,写的浅显易懂,但也经常有巧思,也就是有巧妙的构思。这首诗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在路边看到一个儿童在钓鱼,他问路之后写了这首很有趣的小诗。

诗词大意: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水边学钓鱼,他侧身坐在青台上,绿草映着他的身影,遇到了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挥动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了。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他咏的是小孩钓鱼的生动场面。

重点词汇:

蓬头:形容小孩的头发蓬乱很可爱,没有整理。

稚子:指年龄小不太懂事的孩子。

学垂纶:就是钓鱼。

纶:是钓鱼用的丝线。

莓苔:指青苔。

诗词详解:

理解了诗中的词汇以后,现在开启你的想象力,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的诗意。小朋友的眼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因此他做任何事情都十分的认真。这首诗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小朋友在学钓鱼的那种认真的情景。河岸边一个蓬松着头发,稚嫩可爱的小孩子,正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钓鱼,他侧斜着身子专注地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着他娇小的身体。忽然听到有过路的人在问路,小孩子连忙远远的就挥动着小手向行人示意,干嘛呢?他害怕行人和他对话的声音把鱼儿给吓跑了,所以他不敢回应路人,他用手示意。

诗词赏析:

这个诗的前两句重点就在写小朋友的外貌和形态,用“蓬头”来体现小朋友的天真可爱,用“侧坐”来表现他那种随性自然,就是随便做,他侧着身坐,就是小孩好玩不太规矩。后两句就把小朋友那种小心谨慎的心理描绘出来了,他用路人问路的小插曲,生动而又传神的体现了小朋友的专注而又可爱。

这首诗写儿童十分传神,尤其最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就是传神之句了。他把儿童的神情和心理都刻画得非常生动,让人一读就难忘,它成为了古诗中描写儿童的佳句,大家要多读几遍,把这首诗背下来。

最后因为我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出题人,我给同学们出一道题考考你们,请听题:

“路人借问遥招手”其中摇招手的人是谁?

A 小儿 B 路人 C 诗人

请选择。

答案是:A。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钓友圈钓鱼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2-2024 钓友钓鱼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3397号
城市分站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12345-67890

微信咨询
钓友圈钓鱼网
返回顶部
X钓友圈钓鱼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