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视频 > 钓鱼视频教学

在真正的钓鱼佬眼中,每一个有水的地方都是鱼窝

钓鱼视频教学钓友圈2023-08-12 12:37:11A+A-

寒冷的冬天,没有暖气的南方人们在被窝里瑟瑟发抖,羡慕着北方温暖如春的室内环境。

然而在冰天雪地的北边,却有一批人不断盼着“再冷一点、再冷一点”。一旦气温低到水面冰封厚度达到8厘米以上,他们就要一涌而出——去冰钓了。

大冬天,天津海河冰面上热闹的冰钓人群

上个月,伴随着严寒天气的到来,东北特色冰钓也登上新闻。

当记者询问他们为何在严寒的冬天大费周章跑出来“受苦”时,一位老哥坦率地道出实情:“不钓不行啊,‘中毒’了嘛。现在不钓做梦都想,一旦找到鱼窝了,饭都不想吃(就想钓鱼)。”

在沉迷钓鱼的人眼中,这项娱乐活动是其乐无穷,让人欲罢不能的;另一方面,也有无数人想不明白为什么“拿个杆子在那坐一天”的活动能有这么大魅力,觉得沉迷钓鱼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

真正的“钓鱼佬”能有多疯狂呢?

去年10月份,有11名“垂钓发烧友”听说港珠澳大桥下的鱼多,就自行组织雇船开到大桥底下的桥墩处,钻进了乌漆麻黑的狭窄防撞钢箱内进行钓鱼活动。

从港珠澳大桥桥墩防撞平台伸出的鱼竿

巡逻的海事局工作人员发现他们时,最早到的钓鱼爱好者已经“连续作战”了二十多个小时。现场收缴到5箱鱼获,还发现他们除了钓具还带上了折叠床、保温箱等生活用品……

对于很多钓鱼爱好者来说,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绝佳渔场肯定是头等大事。

为此发烧友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开车路上看到有水的地方就下去抛两杆试试只是基本操作,更有在地图软件上寻找原始森林水域去“探险”的,还有像这种因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泊而误入禁区的。

钓鱼为什么对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询问一百个钓鱼爱好者,可能会得到一百种不同的答案。收获的成就感、探索的趣味、独处时光的难得、随机可能带来的刺激感、跟鱼“斗智斗勇”过程中的挑战性……

科学界也尝试过从生物本能和人类社会学的角度解释钓鱼这项运动的吸引力。

其中一个较为主流的说法是,钓鱼是人类狩猎本能的体现。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需要依靠这种本能来激励自己获得每日所需的生存资料。因此在我们的体内,有着狩猎成功——大脑获得大量快感的一套反馈机制。

而不管是法制与文明规范下的现代社会,还是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钓鱼都是门槛极低的一项狩猎运动。

在古代,就算你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也可以享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乐趣;到了现代,土豪开着游艇出去海钓,村里的小孩们也可以用细竹竿绑上带弯钩的丝线“溪钓”。

“男人对钓鱼的痴迷是与生俱来的”

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钓鱼更充满了征服的成就感。

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中,受访的都市白领型钓鱼爱好者表示:钓鱼其实是另一种“征服活物”的成人游戏。“都市夜晚酒吧中的男女,他们做的事情也是在征服活物,但是你天天‘抓了放,放了抓’,你是什么?你就是渣男或者渣女。”

我们都知道在中文语境中,“钓”字常常还隐含着另一种涉及男女关系的微妙含义。就像我们以下棋的方式来满足和平状态下人类的好斗本能一样,钓鱼也可以是针对人类征服本能的,更优雅的宣泄出口。

相比平静的溪流湖泊,商圈大佬往往更倾向于充满神秘、未知与挑战的矶钓(在突出水面的岩石或礁石滩上垂钓)

在寻求满足狩猎本能或者征服本能的解释基础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钓鱼圈子中“空军”(钓鱼爱好者对钓不到鱼,空手而归的一种戏谑说法)是如此“忌讳”的一件事情。

设想一下在原始社会中,你磨尖了石块绑紧了矛头,一大清早带着全副装备跟家人告别:“我去打猎啦!”等到夜幕降临,拖着满身的疲惫和空空如也的双手归来。面对孩子期待的目光,多尴尬。

所以在钓鱼圈中也衍生出了“空军?空军是不可能空军的”一系列文化梗。对于钓不到鱼的老哥们来说,捞几条虾、摸点田螺、在岸边掰几个牡蛎都是常规操作。实在没有也要摘点野果子、挖点野菜,或者就地砍两根甘蔗带回去。

但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钓到鱼的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了。

在野钓情况下,单是选择的钓点有没有鱼这一个基础影响因素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当时的水流急缓、水质清浊、天气变化、水域附近其他动物的活动……任何一点不利影响都可能让钓鱼者一整天的尝试扑空。

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可能在同一个地方,你第一天去钓鱼满载而归,第二天接着去空手而回的情况。

当然我们也总结了一系列经验方法来减少钓鱼成果的不确定性。

譬如钓鱼之前的“打窝”——先在某处水域撒一波饵料,用来集中鱼群方便垂钓;熟悉鱼的习性——哪种鱼喜欢什么样的饵料、在什么季节它们的活动量和进食量会增大、在什么气候它们会上浮或下沉……

根据这些相关知识来调整饵料的调配,沉坨的重量(即诱饵入水的深度),还有钓鱼的时机等等,从理论上来讲确实有提高钓鱼成功率的可能性。

但是!当不确定性和可操作空间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种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

举个例子,在上世纪的一个科学实验中,一只鸽子被关在带有喂食装置的箱子里。只要它啄一下按钮,食物就会出来。很快,它就能学会这一套带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操作方式。

但如果食物被设定为隔一段时间自动出来一次,鸽子就会试图寻找自己获得食物的具体原因。而如果有一次出粮时它恰巧正拍打着翅膀,它就会持续做这个动作,因为它已经坚信自己的行为对发生的随机事件有决定性影响。

这个实验装置就是著名的斯金纳箱

同理,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常常发生类似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常见的就是游戏里的“玄学抽卡”了。而反映到钓鱼爱好者身上,就是坚信自己调整了饵料、换了鱼竿,或者选择了特定的出门时间点等因素决定了钓鱼的丰收或是失利。

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往往我们就会像那只不断拍打翅膀的鸽子一样,充值、抽卡、充值、抽卡;或是调整计划、出门钓鱼、调整计划、出门钓鱼、调整计划、出门钓鱼……

随机性结果带来的上瘾刺激,学习过程中钓鱼策略调整的趣味,还有满足人类天性的激励机制。

在这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无数人从兢兢业业学习鱼类习性知识、钓鱼技巧的小白,鏖战多年后成了玄学与技术并行的“老渔夫”。

当然了,在钓鱼技术体系日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科学钓鱼”的道路。

在水中使用假饵,通过钓手的反复抛竿与回线操作的方式模拟小鱼、小虾的动作来诱使攻击性鱼类上钩,这种被称为路亚(Lure fishing)的纯技术流钓鱼方式也日渐流行了起来。

严格来说,这波引诱攻击上钩似乎也是路亚钓法(手动狗头)

但“科学钓鱼”可不包括什么炸鱼、毒鱼或是电鱼的操作。

在充满正义感的真正钓鱼佬面前,不管是“电工”还是“网工”,在公共野生水域竭泽而渔的行为都是备受痛恨的。

*“网工”并非指责所有使用渔网的人,而是指那些将大鱼小鱼一网而尽,不留鱼苗的贪婪行为

真正的老渔夫眼中,竭泽而渔都是最愚蠢又失德的行为

真正的老渔夫眼中,竭泽而渔都是最愚蠢又失德的行为

总的来说,钓鱼多年的爱好者一般都是耐性十足又喜欢亲近自然的可爱之人。他们在得失无常的江湖间历练多年,习惯在安静中享受那一份等待未知收获的快乐。

就算家中有沉迷钓鱼的亲人朋友倒也无需过分担心,至少这种“瘾”可比烟、酒、赌等其他成瘾性行为要健康多了。

也可以尝试着跟随长辈去体验一次钓鱼活动。等看到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们在钓鱼时灿烂的笑容,或许就能明白“钓鱼佬”的快乐有多纯粹又简单。

广东海事,现场:港珠澳大桥惊现垂钓者 桥墩防撞墙孔中伸出20条鱼竿,凤凰网,2020年10月

今日最新闻,珠海:港珠澳大桥下钓鱼 11名非法垂钓人员被查获,南方卫视,2020年10月20日

胡克非,中年男子的行为艺术:钓鱼,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0月3日

百度贴吧:钓鱼吧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钓友圈钓鱼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Copyright © 2012-2024 钓友钓鱼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33397号
城市分站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400-12345-67890

微信咨询
钓友圈钓鱼网
返回顶部
X钓友圈钓鱼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